*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CEEM),2025年4月21日
2025年第1季度
全球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总览:2025年春季全球宏观经济运行与分析
标题: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美元资产剧烈动荡
1季度,中国外部经济综合CEEM-PMI指数季度低于荣枯线。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趋于减弱,衰退风险上升。欧元区经济活动有所提升,但整体仍呈现较为低迷的态势。日本经济有所降温,并预计继续下滑。印度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巴西经济复苏动能继续转弱,南非经济增长依然疲弱,俄罗斯经济延续短期韧性。东盟制造业PMI整体波动企稳,印尼带动景气回升,区内通胀分化,前沿经济体上行,美元指数走弱,货币与股市分化,展望第2季度,脆弱性上升,金融风险加剧。
1季度,美国消费和私人投资继续正向拉动经济增长,但在关税政策冲击下,经济增长动能趋于减弱。软数据(预期类调查数据)大幅走弱,硬数据(消费、就业等指标)虽然尚未受到实质性冲击但风险明显上升,关税等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投资放缓和消费者信心减弱。美联储在1月和3月议息会议皆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市场预期年内降息4次。展望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导致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升。
1季度,欧元区经济活动小幅提升但整体低迷,综合 PMI 季度均值重返荣枯线上方,服务业 PMI 回暖且消费复苏领先制造业,后者仍在荣枯线附近。受美关税威胁、德法政治动荡及俄乌谈判波折影响,产能利用率未恢复,企业居民信心受挫,消费投资疲弱且国别分化。劳动力市场稳定,失业率维持低位。1 月贸易顺差大幅缩减,对中国逆差扩大。通胀整体可控,能源价格下降但服务价格粘性强、同比增速高,欧洲央行 1 月降息并维持宽松。随着对美采取报复性关税,未来经济增长仍存不确定性。
1季度,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走弱,环比下跌10.2%。需求端受关税战预期和美国衰退风险提升冲击,较为疲弱。石油虽然季度均值高于上季度,但从年初至今震荡下行,中国进口反弹无法抵消美国增速降温和关税战带来的冲击。1季度金属价格先涨后跌,但表现出了需求的结构变化:整体来看,铜强于铝,铝强于铁矿石,体现了经济转型对金属品种需求结构的影响。同时,各类金属下游需求结构也释放出需求向“新质生产力”偏移的信号。
1季度,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股 VIX 指数升至 50% 以上。美元贬值,日元、欧元升值,人民币与印度卢比趋稳。美股下跌,欧股及新兴市场股市先涨后跌,全球主要股市波动显著加剧。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先下行后因 “对等关税” 政策逆转上行,其他经济体长期利率普遍上行。黄金、铜价短期大涨后,随美债收益率上行及风险资产抛售,黄金价格因平仓压力大跌,美股、欧股一周内跌超 10%,上证综指跌 6%。TED 利差微升但仍处低位,美元流动性暂未紧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使美债丧失 “避险首选” 地位,美股或持续震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