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肖河
2020-09-15 11:01:00

肖 河

副研究员,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副主任。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籍贯:安徽省宁国市

电话:86-1381-141-7473 邮箱:xiaohe1987pku@163.com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1545室

工作经历

2020年9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IWEP)                 北京 

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18年6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IWEP)                 北京

《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国家安全研究室,副研究员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甘肃

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基层国情调研项目,挂职担任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党委副书记

2013年7月~2018年6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IWEP)                 北京

国际战略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10年9月~2012年6月         早稻田大学双博士项目 日本, 东京

政治经济学部 国际政治方向

2008年9月~2013年7月                 北京大学(PKU)                 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硕士—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双博士硕博连读项目

2004年9月~2008年6月          北京大学(PKU)                 北京

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系 本科生

2008年6月获得法学学士学位(LL.B)

学术论文

(1)《国际私营安保治理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D6《中国外交》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

(2)《“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回应研究:基于部分国家的态度》,《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3)《“一带一路”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区域与全球发展》,2017年第1期。

(4)《国际秩序衰落:概念与度量》,《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第4期。

(5)《中国外交的价值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框架下的理念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D6《中国外交》2017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

(6)《美国反建制主义及特朗普政策》,《国际政治科学》,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D7《国际政治》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7)《哪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遭受政治阻力?》,《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4期。

(8)《全球治理视域下私营安保产业国际化研究》,《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9)《以对等求合作:稳定中美太空战略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10期。

(10)《从发展外交到深度介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阿富汗政策》,《南亚研究季刊》,2016年第2期。

(11)《收缩战略下的对外决策机制:简评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当代世界》,2016年第5期。

(12)《霸权国与其他主要大国关系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3期。

(13)《巴黎事件与欧洲穆斯林问题》,《国际论坛》,201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8期转载。

(14)《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诞生与演进》,《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

(15)《浅析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发展经验及教训》,《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第5期,与孙成昊合作

(16)《奥巴马第一任期的中美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研究报告和论文集论文

(1)《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基本形势与体系建设》,《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2017年12月20日。

(2)《欧美右翼民粹运动高开低走》,《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2017年12月20日。

(3)《推进“一带一路”亟需增强国内统筹》,人民日报社《思想理论动态参阅?党建参阅》,2017年第78期。

(4)《一带一路与中印关系(2):印度的南亚政策与对华态度》,薛力主编《“一带一路”:中外学者的剖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5)《西亚北非局势:全面动荡与阵营重组(2015-2016)》,《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7)》,2016年12月20日。

(6)U.S.-China Strategic Relations in Space,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Special Report No.57, 2016年4月19日。

(7)《“一带一路”建设亟需配套海外安保机制》,人民日报内参部《内部参阅》2016年第14期(总第1305期)。

(8)《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及其政策(2014~2015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9)the Role of NTS Issues in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Not Congruent but Quite Complementary, 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U.S. Naval War College.

(10)《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新战略》,《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0年版,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杂志文章

(1)《中国对人类发展观的新贡献》,《环球》,2018年第14期。

(2)《G7-G8-G7,再到G8还是G6?》,《世界知识》,2018年第13期。

(3)《“数字丝路”力助网络安全治理》,《环球》,2018年第12期。

(4)《“一带一路”的价值追求与历史使命》,《丝路瞭望》,2017年第12期。

(5)《特朗普的“退出外交”并非孤立主义表现》,《世界知识》,2017年第22期。

(6)《雇佣兵?私营军事公司?私营安保公司》,《世界知识》,2017年第18期。

(7)《中国应尊重并参与私营安保的国际规则制定》,《财经》,2017年第17期。

(8)《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中的“变”与“不变”》,《世界知识》,2017年第4期。

(9)The Global Impac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a Today,2017年第3期。

(10)《“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妥善应对风险挑战》,《世界知识》,2016年第1期。

(11)《理性的背面:麦克纳马拉与美国战略的悲剧》,《世界知识》,2009年第19期。

报刊评论

(1)《上半年日本周边外交为何异常活跃》,《新民晚报》,2018年8月9日。

(2)《安倍频繁访美,美日关系没有表面上那么稳定》,《新京报》,2018年4月17日

(3)《美日印澳军事对话会:四国联盟走上正轨?》,《新京报》,2018年1月22日。

(4)《特朗普访日:日美同盟只是看起来很“铁”》,《新京报》,2017年11月6日。

(5)《特朗普打“退出牌”并非心血来潮》,《新民晚报》,2017年10月13日。

(6)《为逃避麻烦 安倍“闪电解散”众议院》,《新民晚报》,2017年9月26日。

(7)《“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与实践》,《福建日报》,2017年9月3日。

(8)《弗州骚乱:极端种族主义回潮?》,《新民晚报》,2017年8月27日。

(9)《无奈的改组开启“后安倍时代”》,《新民晚报》,2017年8月5日

(10)《“通俄门”发酵,特朗普会被弹劾?》,《新民晚报》,2017年5月26日

(11)《安倍五见普京,实为骑虎难下》,《文汇报》,2017年4月29日。

(12)《特朗普“心不在焉”见安倍》,《新民晚报》,2017年2月11日。

(13)《特朗普“一货两售”做了笔无本买卖》,《新民晚报》,2017年2月4日。

(14)《特朗普演说让半个美国沮丧》,《新民晚报》,2017年1月21日。

(15)《“对等”外交与“赝品”和解》,《新民晚报》,2016年12月29日.

(16)《一场没有赢家的大选》,《新民晚报》,2016年11月9日。

(17)《“杜特尔特难题”让日本“倍”感头痛》,《新民晚报》,2016年10月28日。

(18)《日本媒体:安倍的最佳助攻手》,《新民晚报》,2016年8月25日。

(19)《“邮件门”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讽刺》,《南方都市报》,2016年8月25日。

(20)《中日韩外长会议虽如愿召开,仍须谨防安倍“两面外交”》,《文汇报》,2016年8月24日。

(21)《日本天皇的“退位文化”》,《新民晚报》,2016年8月9日。

(22)《安倍内阁今重组,“接班人”明争暗斗》,《新民晚报》,2016年8月3日。

(23)《“走过场”的选举令人忧虑》,《新民晚报》,2016年7月11日。

(24)《中日网络小说:“渴望成功”与“甘于失败”》,《新民晚报》,2016年6月3日。

(25)《出访广岛乃奥巴马任性之旅》,《文汇报》,2016年5月26日。

(26)《历史羁绊现实:大河剧推动日本地方旅游热》,《新民晚报》,2016年5月5日。

(27)《务虚访问易成,务实控核难为》,《新民晚报》,2016年4月8日。

(28)《聚焦核安全峰会:东道主的核安全观》,《新民晚报》,2016年3月31日。

(29)《希拉里?克林顿:2016重振旗鼓》,《学习时报》,2016年3月21日。

(30)《共和党难题:唐纳德? 特朗普》,《学习时报》,2016年2月15日。

(31)《日本“向外”韩国“向内”》,《新民晚报》,2015年12月29日。

(32)《日本走出倒逼经济体制革新的重要一步》,《文汇报》,2015年10月9日。

(33)《日本政治变迁中的安倍政权》,《文汇报》,2015年10月2日。

(34)《日本国会“最漫长的一周》,《新民晚报》,2015年9月19日。

(35)《从德日影视看失败者的思考》,《新民晚报》,2015年9月3日。

(36)《示威游行无法阻止安保法案》,《文汇报》,2015年9月3日。

(37)《“安倍讲话”反转剧情体现矛盾心理》,《文汇报》,2015年8月13日。

(38)《暧昧的谈话,反转的剧情》,《新民晚报》,2015年8月11日。

(39)《美军司令巡航南海想“秀”什么》,《新民晚报》,2015年7月22日。

(40)《“西装派”分权“军装派”上位 》,《新民晚报》,2015年6月11日。

(41)《日中民间友好的大潮不可逆 》,《文汇报》,2015年5月24日。

(42)《日美同盟新“基石”仍未落地》,《文汇报》,2015年5月4日。

(43)《奥巴马或为速成TPP对日“放软档》,《文汇报》,2015年4月26日。

(44)《大和号体现日本社会复杂情绪》,《文汇报》,2015年4月13日。

(45)《后福岛时代的日本核电政治》,《文汇报》,2015年3月12日。

(46)《人质危机乱了安倍阵脚》,《文汇报》,2015年1月28日。

(47)《“大义”有亏,革新遥遥》,《文汇报》,2014年12月15日。

(48)《欧洲穆斯林的极端化危机》,《文汇报》,2014年8月26日。

(49)《美国“不得不”做的调整:日解禁集体自卫权》,《文汇报》,2014年7月24日。

(50)《日欲“借道”走向“正常大国》,《文汇报》,2014年7月6日。

(51)《美国国安会:设计政策还是为政策设计?》,《东方早报》,2014年1月2日。

(52)《美国国安会的组织变迁》,《东方早报》,2013年12月5日。

(53)《美国国安会是如何诞生的》,《东方早报》,2013年11月9日。

(54)《奥巴马的叙利亚,不得已的军事干涉》,《东方早报》,2013年9月6日。

(55)《华盛顿的叙利亚政策辩论》,《东方早报》,2013年5月23日。

(56)《奥巴马遭遇“中期”大考》,《法制日报》,2010年7月27日。

(57)《美国会对伊朗宣战吗?》,《环球时报》,2010年3月11日。

(58)《从奥巴马就职看中美关系走向》,《法制日报》,2009年1月16日。

(59)《美国需要什么样的“变革”》,《法制日报》,2008年11月28日。

网络评论

(1)《麦凯恩之死的时代注脚:中道政治在美国已成往事》,《澎湃》(The Papers),2018年9月2日。

(2)《从戴维营到新加坡:为何总是美国共和党总统打破“坚冰”?》,《澎湃》(The Papers),2018年6月20日 。

(3)《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忘乎所以的优越感”是根源》,《澎湃》(The Papers),2018年4月18日。

(4)《国安顾问金字招牌褪色,白宫“中枢神经”的沦陷》,《澎湃》(The Papers),2018年3月24日。

(5)《政治伦理冲突下,蓬佩奥对特朗普能保“初心”吗》,《澎湃》(The Papers),2018年3月16日。

(6)《虎兕出于柙?“特朗普阅兵”挑战美国军政传统》,《澎湃》(The Papers),2018年2月11日。

(7)《特朗普的“退出外交”动摇了当前的国际秩序吗》,《澎湃》(The Papers),2017年12月7日。

(8)《另类蒂勒森:美国史上第四种类型的国务卿》,《澎湃》(The Papers),2017年10月30日。

(9)《白宫版“权力的游戏”最新观剧指南》,“百万庄通讯社”,2017年8月21日。

(10)《基辛格的“大三角”情节能否促成美俄间的“大交易”》,《澎湃》(The Papers),2017年8月5日。

(11)《恐袭或让英国加速政治“转向”》,中国社科网,2017年6月6日。

(12)《布热津斯基的执着和误判:一个美籍波兰人的故国之思》,《澎湃》(The Papers),2017年5月29日。

(13)《特朗普百日执政诸事不顺,但并未重创右翼民粹主义运动根基》,财经网,2017年4月30日。

(14)《麦克马斯特重组国安会班农出局,白宫权势排位或将“大洗牌”》,《澎湃》(The Papers),2017年4月13日。

(15)《东北亚之考:经贸甜蜜掰不过安全焦虑》,凤凰网,2017年3月13日

(16)《弗林退场但事情还没完,特朗普政府更大困境或是政策难出白宫》,《澎湃》(The Papers),2017年2月15日。

(17)《特朗普治下国安会中枢地位恐将淡化,亲信“小圈子”光芒万丈》,《澎湃》(The Papers),2017年2月3日。

(18)《奥巴马去广岛后安倍访珍珠港:是投桃报李还是得陇望蜀》,《澎湃》(The Papers),2016年12月12日。

(19)《2016,“去共同体时代”的序幕?》,光明网,2016年12月1日。

(20)《菲律宾是撼动美国同盟体系的多米诺骨牌吗》,《澎湃》(The Papers),2016年11月1日。

(21)《有关“一带一路”的疑虑终将烟消云散》,央视网,2016年8月12日。

(22)《重申中国政策立场 澄清“一带一路”的外部误读》,光明网,2016年8月10日。

(23)《奥兰多枪击事件折射美变革困局》,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6月22日。

(24)《越南大国外交忙:争取与俄利益捆绑,拉美日保持南海介入度》,《澎湃》(The Papers),2016年5月19日。

(25)Use Outer Space to Strengthen U.S.-China Ties,War On the Rocks,2016年4月26日。

(26)《推动湄公河五国进一步参与澜湄合作,中国外交或应有所取舍》,《澎湃》(The Papers),2016年4月7日。

(27)《朝核危机已正式进入核武器实用化的“2.0”版》,中国网,2016年3月5日。

(28)《中国的新阿富汗政策:经济止损、深度介入》,中国网,2016年1月13日。

(29)《强化上合组织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央视网,2015年12月17日。

(30)《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央视网,2015年12月15日。

(31)《那些年,世界老大与老二们不得不说的故事》,《澎湃》(The Papers),连载自2015年9月16日。

(32)《巴基斯坦有南亚雄心,“一带一路”能满足得了吗》,《澎湃》(The Papers),2015年4月24日。

(33)《印度坐等中国犯错,“一带一路”在南亚成功的关键是中国自己》,《澎湃》(The Papers),2015年4月16日。

(34)《奥巴马对伊拉克心不在焉,中国需关注库尔德地区变化》,《澎湃》(The Papers),2014年8月13日。

(35)《蹩脚的模仿:亚洲门罗主义》,《澎湃》(The Papers), 2014年7月9日、10日、11日。

(36)《美国在中东丧失的不是能力,而是有限的意愿》,《澎湃》(The Papers),2014年6月13日。

荣誉与奖励

(1)2018年《主要大国内外战略的调整及变化研究》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好稿件。

(2)2017年《构建“一带一路”配套海外安保机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对策信息二等奖。

(3)2017年《国际秩序衰落:概念与度量》获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青年学人”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4)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网年度优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