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海外传真
第460号:中国如何?
2017-11-07 16:50:00

费尔南德·布罗代尔中心

纽约州宾汉顿大学,美国

Fernand Braudel Center, Binghamton University

http://fbc.binghamton.edu/commentr.htm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路爱国 译)

评论 第460号

2017年11月1日

中国如何?

        我在分析关于现代世界体系以及从而资本主义作为历史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时,经常收到反对意见,说我忽略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及其在经济上取代美国再加西欧即所谓北方的能力,后者的力量明显在逐渐减弱。

        这是一个很有道理的意见,但这个意见没有看到现存历史体系的根本困难所在。另外,它给中国现实描绘了一幅比细致观察所能印证的远为美好的图景。让我从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一是世界体系整体的历史发展,二是中国目前的实际状况。

        我多次提出关于现代世界体系结构性危机的分析,无论在这些评论中还是在我其他作品中。尽管如此,还是值得以浓缩形式重复一下。出于以下理由这更有必要,即:甚至那些说他们赞同结构性危机概念的人,却似乎仍然在实际上拒绝接受资本主义消亡的想法,不管证据有多么充分。

        这个论点有许多要素可以组合在一起。一是认为所有的体系(不计范围和无一例外)都有生命周期,不可能永恒。对任何体系的这种最终消亡的解释是,体系的运行既有周期节律也有长期趋势。

        周期节律指的是不断偏离并回归到移动的平衡点,这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现实。然而,当各种现象按照其体系规则扩张和随后收缩的时候,它们在收缩后不会完全回到它们在上升周期变化之前的位置上。它们会回到多少高一些的点上。这是抵制上升阶段所获收益的损失的结果。

        因此,它们的曲线在长时段是向上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长期趋势。如果用纵坐标测量这个活动,或者说图的y轴,我们就会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靠近100%的渐近线但不可能越过。情况似乎是,当重要因素在纵坐标上达到之前80%的时候,它们开始出现不规律摆动。

        当周期曲线达到这一点时,它们就停止采用所谓正常方法来解决体系运行中持续存在的压力,从而进入体系的结构性危机。

        结构性危机是混乱的。这意味着,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利用正常标准的组合或联盟来维持体系稳定,而是不断变更这些联盟以寻求短期收益。这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我们注意到一个悖论--现存体系终结的确定性和什么最终将取代它并从而建立一个新体系(或多个新体系)以便稳定现实的固有不确定性。

        在结构性危机较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解决危机有两个不同的替代模式:一是用另一个不同的体系取而代之,该体系大致保留了垂死体系的基本要素,另一个是从根本上改变它。

        具体而言,在我们当前的资本主义体系中,有人试图建立一种非资本主义体系,但它依然保留资本主义最坏的特征:等级制、剥削和两极分化。还有人希望建立一个相对民主和平等的体系,某种以前从未存在过的历史体系。我们正处在这场政治斗争当中。

        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在当前的体系中,中国似乎获得不少优势。如果认为这意味着作为一个体系的资本主义不断继续运作,那就基本上相当于断言(或再次断言)一个不能成立的观点即体系是永恒的,以及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霸权国家,就像当年美国取代英国那样。果真如此,20-30年之后,中国(或也许东北亚)将有能力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制定规则。

        但是,这是实际上正在发生的吗?首先,中国的经济优势尽管仍大于北方,但已经在严重下降。而当对中国试图控制邻国和诱取(即,购买)远方国家支持的政治抵抗增强的时候,这种下降可能很快就会显著扩大,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出现。

        那么,中国能否依靠不断扩大内需维持其全球优势?有两个原因表明为什么不能。当局担心,不断扩大中产阶层可能危及其政治控制,进而努力加以限制。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大一部分内需是地方银行不计后果举债的结果,后者正面临无力维持其投资的局面。如果地方银行崩溃,即使部分崩溃,这可能终结中国的全部经济优势。

        此外,地缘政治联盟一直剧烈波动并将持续下去。在某种意义上,关键区域不在北方,而在例如俄罗斯、印度、伊朗、土耳其和东南欧洲等地区,所有这些地区都在玩弄快速和不断变更位置的游戏来寻求强化自身的作用。总之,尽管中国在短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像中国希望并让世界体系其他某些部分畏惧的那样巨大。中国不可能阻止资本主义体系的瓦解。它只能努力在未来的世界体系中保有自己的位置。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版权所有,Agence Global负责发行。有关版权和授权,包括翻译和张贴到非商业网站事宜,请与rights@agenceglobal.com、1.336.686.9002或1.336.286.6606联系。在不改动本评论和展示版权所有条件下,允许下载、电子转发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他人。如欲与作者联系,可发邮件给immanuel.wallerstein@yale.edu。

        每月两次发表的这些评论,旨在从长时段而不是当前头条新闻的角度,对当今世界变化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