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透视新北约》书评
2013-07-05 16:35:45

原载《上海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13日,第8版

透视新北约,显各路战略纵横

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名誉会长   陈佩尧

       冷战结束20多年来北约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的走向又是如何?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华同志推出中国北约研究丛书首部个人专著《透视新北约——从军事联盟走向安全政治联盟》(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10)。学术新作洋洋洒洒五十五万言,内容丰富,在深度和高度上都适应我们追求的研究后冷战时期北约的需要。该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优点:
    首先,作者重视从国际战略的视野看待和论述北约组织的变化发展。书中分析了北约在冷战后的三次战略调整,探索了北约冲出原欧洲防区进行四场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作者还形象地将北约新战略构想概括为“三环战略”。一是“扩大一环”,在维护美国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以原西欧盟国为支柱的同时吸收原华约东欧国家的加入,把北约地盘东推进800公里;二是“巩固二环”,建立“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覆盖几乎全部独联体国家,以保持和稳定北约同俄罗斯的关系;三是“控制三环”,即把北约的控制范围延伸到北非、中东、中亚和中国长城以北。作者还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北约内部美欧关系的相互利用及分歧争斗、老北约成员与新北约成员之间的利益交集与防范戒心、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相互需求和矛盾对抗、北约与欧盟在安全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总之,书中各主要章节贯穿着各路力量战略纵横。
    其次,作者研究北约的工作与冷战后北约的发展变化几乎保持同步,著述内容贴近现实,生动活泼。冷战后北约组织的演变是全方位的,涉及战略思想和目标、手段、机制及成员国组成等方面,迄今仍处在变化发展之中,未来充满变数。作者在冷战后一直紧密跟踪北约变化的各个环节,撰写了相当多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形成论述北约全貌的学术专著。全书不仅重视全局性的战略分析,还对北约参与的四场战争进行了个案解剖,读来格外引人入胜。
  第三,由于作者的重视和用心,本书各主要章节都反映和体现出中国学者研究北约的视角。其中第十章专门阐述了中国与北约的关系,分析双方往来的历史和现状、利益的交汇和抵触,并且预测未来。同时为了制衡北约东扩和介入亚太事务,以及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北约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不少政策主张。作为中国学者可以遵从不同派别的理论、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事物的认知也可以不一样,并可展开辩论。但有一点应当是共同的,都要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作为世界大国的社会主义中国所秉持的对外方针政策。国家利益是研究新北约的出发点和归宿,作者的著述表明她已就此作出了努力。


原载《当代世界》2013年第6期

认识当代西方世界的一本好书
—— 读高华的《透视新北约》有感

丁一凡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原是冷战时期西方阵营组建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是与苏联、东欧集团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相对抗的工具。冷战结束后,东欧集团瓦解,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的命运如何也成为国际舆论频频询问的话题。
       德国人曾经说过,北约的目的是把俄国人排除在外,把美国人留在欧洲,把德国人压在下面。换句话说,北约曾经有着多重目的,不仅是防着苏东集团要“埋葬资本主义”的企图;还要防着德国的再度崛起,担心德国再次成为欧洲不稳定的根源;还要为美国人统治世界最富裕的地区提供一个借口(二战前的一个半世纪里欧洲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也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那么,冷战结束了,北约的存在还有理由吗?
 
      《透视新北约》一书的作者高华通过分析冷战后北约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向东扩张,参与南斯拉夫解体后的科索沃战争,参与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等,说明北约为冷战后的存在找到了诸多的理由。  
       北约原是联结北大西洋两岸国家与地区的纽带,跟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中国人关心北约,也是因为它是两极世界时重要的集团工具。但是从冷战结束后,北约却与中国扯上了关系。特别是北约卷入了巴尔干战争后,在向前南斯拉夫发动的空袭攻势中,轰炸了贝尔格莱德中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大使馆。尽管驾驶轰炸机的飞行员是美国的,炸弹也是美国的,但美国却找了各种不太着调的理由来说明,此举纯属误炸,绝非故意。因为是北约的军事行动,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只好代表北约前往北京,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赔礼道歉。
       美国人靠着北约不仅让统一后的德国仍然在西方阵营里屈尊下位,还让德国去替美国“擦屁股”,这件事可让人们对冷战后北约的特殊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高华在书中对美欧争夺北约主导权做了深入的分析,说明北约虽然仍是西方集团(北美和欧洲)的重要政治工具,但美国与西欧大国在北约内部的分歧不断,在北约的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它们在争夺影响力的迹象。
 
     北约仍然是西方与俄罗斯打交道的场所,为此北约和俄罗斯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北约也是西方国家与联合国打交道的工具,美国就想利用北约来逼迫联合国接受它鼓吹的“新干涉主义”,并让北约成为联合国实行“新干涉主义”的军事臂膀。北约还想成为世界其他地区“集体安全”的样板,比如美国就想在东亚建立“亚洲版”的北约,它的矛头指向哪里一眼即明,所以日本就很感兴趣。然而,美国利用北约这种机制虽然建立了它对欧洲的某种程度上的“控制”,但未来北约在欧洲的发展趋势也未必是美国控制得了的。那么,美国想利用北约进一步加强它对世界的控制能力的美梦是否也只是一厢情愿呢?高华在《透视新北约》一书中试图给这些问题一个答案,读者可以根据她的答案做出自己的判断。
       应该说,高华的《透视新北约》是她多年研究北约组织的一部力作。通过这本书,中国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北约集团、认识冷战后美国与欧洲这些西方国家的力量在结盟中的变迁与重组。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载《环球军事》2013年6月下半月版

一书在手,看透北约

江凌飞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的中国北约研究丛书之一《透视新北约》,是一本5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书突出一个“新”字——后冷战时期新北约不同于冷战时期旧式北约的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以及同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新型关系。
      本书是冷战后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北约的个人学术专著,它对北约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和对全球安全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细致和深入的剖析;对北约转型的理论依据、北约与美国的联盟战略、北约介入的几场域外战争、北约与联合国、北约与俄罗斯、北约与欧洲安全、北约与中国、北约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等作了全景式扫描,勾勒出后冷战时期北约演变的大致轨迹。书中鲜明地提出要反对“唱响北约”和“唱衰北约”的两种偏向,指出研究北约应当注意把握三个切入点:全球视野、双重视阈和中国视角。
       这部著作解剖的对象是北约组织,这个政治活体是个庞然大物,不仅本身具有着最为复杂的成因和结构,而且它所提供的案例意义更为重大。在“新北约”身上,我们可以集中解读出美国和西方世界应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战略轨迹;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的两重性特征错综交织的现实;我们可以深入观察到国际旧秩序向国际新秩序过渡演进的那种历史纠结;我们还可以从中获取崛起的中国有效因应和化解美国与西方联盟体系的有益借鉴。这就是本书的“透视”功能。
      《透视新北约》的作者高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这部作者“十年磨一剑”打磨出来的力作,就其所涉及的问题,所搜集的资料,所引证的经典而论,堪称新北约研究的“小百科”。目前,本书已经摆放在北约总部,还将参加“北约研究中心”成立举办的中国北约研究丛书首发式。

(作者系国防政策研究中心、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光明日报》2014年12月01日15版

北约研究的新思考
                      ——评《透视新北约》

许海云

  中国社会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高华撰写的《透视新北约》,是近年来国内学界难得的北约研究的学术著作,本书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本书凝结了作者持续跟踪、深入思考北约组织十余年的心血。作者立意高远,心机灵动,她以一己之力,竭力破除学术功利主义的困扰,以一种平常心、超然心和冷静心甘坐冷板凳,力求使学术成果至善至美。作者的执着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透视新北约》一书的写作中,赋予本书以特有的学术品格和气质,其方法论角度、时间跨度、理论深度及内容广度在国内众多的北约研究著述中,显得卓尔不群,独树一帜,更有别于国外的“唱衰北约”或“唱响北约”。正如作者所自喻,此书是“一点清香苦里寻”。书中弥漫和浸透的这种“清香”,不仅给国内的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战略等专题研究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也大大推动了中国学界对北约的研究。
  本书具有丰富、翔实的资料基础。该书借鉴和引注的英文著述近100部,中文著述达到250部,几乎穷尽了目前国内外所有相关研究专著。作者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确保了本书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已有的学术成果,并且进一步归纳提炼,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见。此外,在全书的篇章结构、目录设计等方面精心布局,钩深致远;在逻辑推理、观点陈述、遣词造句等方面则心思缜密,精雕细刻。虽然全书只有11章内容,但是其短小精悍的布局谋篇几乎覆盖了冷战后北约面临的所有重大问题,对北约在国际社会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关系都作了梳理和分析。
  本书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写实性著述。作者将本书定位为与时俱进的跟踪研究学术著作。与时俱进地跟踪后冷战时期北约组织的发展变化,概括和论述了北约近20多年来的演变轨迹与理论依据,对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定位、战略调整、社会关系、安全建构和未来走向等都做了细致分析,论从史出,条理分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其中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不乏紧密的现实关注。本书体现出作者对北约研究的前沿性思考,尤其是集中反映了北约专题研究中的新动态和新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